马拉维若通过与CCR5结合,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从而抵制HIV侵染人体细胞。 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9月1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所研究员吴蓓丽等人首次解析了...
马拉维若”通过与CCR5结合,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从而抵制HIV侵染人体细胞。
“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9月1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所研究员吴蓓丽等人首次解析了艾滋病毒(HIV)共受体之一——CCR5的三维结构,为抗艾滋病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一位病毒学家和一位生物物理学家,利用一种特殊的、只照亮细胞表面的显微镜,亲眼见证了几十个分子在一个活的细胞表面聚集,最终形成一种可怕的病毒——艾滋病病毒的过程。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艾滋病病毒的产生过程...【查看详情】
此前一天,美国科学促进会首次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称“《科学》杂志非常荣幸发表这一成果,该研究为研发更好的HIV治疗方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
面对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唯一的通讯作者,年仅34岁的女科学家吴蓓丽依然如往常一样平静。
CCR5是人类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质,也是艾滋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入口”和 “内应”之一。艾滋病毒一旦与CCR5结合,就能与其下方的细胞膜融合,并最终钻入细胞。CXCR4是除CCR5外的另一种艾滋病毒共受体,少数种类的艾滋病毒以CXCR4为共受体,与CD4共同作用完成病毒入侵过程。
早在1996年,科学家就发现,如果少了CCR5和CXCR4的帮忙,HIV入侵人体就难以成功,而且HIV更喜欢走CCR5的“门路”。曾有研究发现,约10%的欧洲人体内缺失CCR5,这些人几乎不会感染HIV。
令科学家苦恼的是,这两个蛋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要想解析其结构,非常困难。科学家迟迟无法获得它们的详细结构图,也无法利用它们设计针对性药物。
“我们缺少的就是可用于精确药物设计的CCR5受体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吴蓓丽说。
那么,是否可以研发一种药物,来阻断HIV与CCR5的结合呢?
事实上,这一类型的药物已经存在,但人们此前并不清楚它发挥功效的机理。吴蓓丽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曾利用一种名为“马拉维若”的抗艾药物。该药物早已获批上市,但它在受体分子中的精确结合位点一直是个谜。
如今,吴蓓丽研究组揭示的CCR5三维结构表明,这种药物是通过与CCR5的结合,改变了后者的分子构象,使其处于艾滋病毒非敏感状态,从而实现阻断其与病毒结合的功效。
正如《科学》杂志撰稿编辑海伦·皮克斯吉尔所言,这位中国女科学家的成果“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病毒是怎样变得对‘马拉维若’具有抵抗力的,并会促进更好的药物设计”。 在病毒的闪电战之后,科学家们开始了狂热的研究以解答一些最基本的疑问。它是一种什么病毒,它从哪里来....【查看详情】
据了解,2011年,吴蓓丽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引进回国,组建起自己的研究团队,继续深入该项研究。该团队与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蒋华良、柳红和谢欣等研究组在计算机模拟、化合物合成和药理功能筛选等方面进行合作,最终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并成功解析了CCR5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借助这幅精确的“三维地图”,全球各国的科研人员有望设计出全新的药物,来拆散艾滋病毒与CCR5的“勾结”。
“CXCR4和CCR5都属于人体内最大的受体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目前40%的上市药物的作用靶点来自这类受体。”该研究的主要合作者之一、美国加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雷蒙德·史蒂芬森说,解析了这两种艾滋病毒共受体的三维结构后,抗感染新方法的研究也有望取得突破。
海伦·皮克斯吉尔称赞这项工作是“GPCR领域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且“为研发更好的HIV治疗方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
据悉,目前吴蓓丽团队正在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解析CCR5和CXCR4与艾滋病毒表面蛋白gp120以及CD4的复合物结构,为研究病毒感染机制提供更多信息。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蒋华良告诉记者,该所科学家已根据新解
英国发现一种艾滋病药可治宫颈癌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目前常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洛匹那韦也有助于治疗宫颈癌,实验显示它可以有选择地杀死即将癌变的细胞,却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抗病毒疗法》杂志上报告说,洛匹那韦对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具有防治效果。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了人类细胞组织,结果发现洛匹那韦可杀死那些被HPV病毒感染且即将癌变的细胞,但同时对那些未被感染的正常细胞却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研究人员伊恩汉普森说,洛匹那韦已被证明是一种可安全口服的药物,不过本次研究显示如果要对付HPV病毒,用药浓度可能需达到现在口服药片所致浓度的10倍以上,这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加以确认。
人类乳头瘤病毒会造成皮肤或粘膜发生病变,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此外它还会导致口腔癌和喉癌等癌症。
美国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可能隐藏在骨髓中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引发艾滋病的病毒可能隐藏在骨髓中,躲过药物治疗。而当药效过后,这些病毒会重新苏醒引发疾病。这项发现将为艾滋病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凯瑟琳?柯林斯和她的同事在本周《自然医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艾滋病病毒可以感染骨髓细胞,而骨髓细胞最后会转变成血细胞。她说,这种病毒在骨髓细胞中呈休眠状态。而当骨髓细胞转变成血细胞后,病毒就会被重新激活,并导致新的感染。凯瑟琳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去除这种细胞的途径,也就完成了切断潜在感染的第一步。”
近年来,减少艾滋病患者死亡几率的药物不断出现,但病人们需要终身服药,有的甚至重新被感染。这种情况显示,药物可能杀死了那些活跃的艾滋病病毒,但依然有一些病毒“躲藏”起来,一旦治疗停止,就会重新出现。
凯瑟琳说,发现这些病毒的藏身之处非常重要,因为清除这些地方就可以让艾滋病患者停止服药,也不必担心再次被感染。对那些贫困而艾滋病高发的国家,这无疑是个福音。
20世纪就杀死了3亿人口的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将举行大会投票决定是否焚毁保存于俄罗斯和美国的天花病毒样本,从而完全而且永久性的消灭天花病毒。这两份天花病毒因为1983年签订的一份协议而得以保存下来。现在一些评论家正在向世界卫生组织施加压力,让其大胆的做出完全销毁病毒的最终决定...【查看详情】
1.本站内容多来自于网络及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网络文章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
超高速相机拍下核弹爆炸瞬间
2020-07-06 15:43
-
科学家模拟出外星人眼中太阳系
2020-07-06 15:43
-
加勒比海姥鲨重现海洋,人类成
2020-06-28 15:33
-
鸭嘴兽竟有毒刺,科学家发现哺
2020-06-22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