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脚下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这里的古镇小村,就像一页页发黄的历史画卷,向游客讲述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位于黄山市潜口镇境内的唐模村,就是这样一个千年古村落,古村以“十桥九貌”、“一村三翰林”闻名中外,被誉为“唐...
安徽黄山脚下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这里的古镇小村,就像一页页发黄的历史画卷,向游客讲述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位于黄山市潜口镇境内的唐模村,就是这样一个千年古村落,古村以“十桥九貌”、“一村三翰林”闻名中外,被誉为“唐朝模范村”。
据记载,唐模村由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思立迁回故乡,他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地理,率儿孙在狮子山聚族而居,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形成初具规模的村落。虽然当时唐朝已不复存在,但汪氏子孙一直未忘记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将村庄仿照唐朝风格而建,并取名“唐模”。
唐模作为连接歙县、安庆、九华山的交通要道之一,千百年来人文荟萃,经济活跃,特别是在清康熙年间,村里的许姓两兄弟先后考取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唐模村更是声名鹊起,达到鼎盛。到了近代,唐模渐渐走向衰落,如今古村依然保持了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
唐模村还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所谓水口,顾名思义,是指水源所流出的洞口。深受风水学影响的徽州人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十分热衷在村口建造水口。与徽州其它古村不同的是,唐模的水口是一道可以调节水位的沙石堰,并且在水流出村的位置修建了园林,形成了独特的水口园林。
位于村东首水口边上的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数百年来一直是唐模人外出经商、求学的送别之所,亭旁一棵400年的香樟树见证了古村的历史变迁。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天仙配》曾在树下拍过外景,电影中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就是这棵树。
与国内大多数古村一样,唐模村也保留了“两街夹一河”的建筑格局。穿村而过的檀干溪形成一条风雅水街,漫步水街两岸,古朴的石桥、白墙黑瓦的徽派古民居与徽州的风土人情,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厚重历史画卷,堪称中国最具唐朝模样和气质的村庄。
唐模村最初的居民均为汪姓,相传村民曾救助了一个许姓年轻人,这个勤奋的许姓小伙后来成为村中首富,唐模也成为了徽州许姓的发源地。如今,唐模除了唐代遗存下来的古树,现存的许氏祠堂、许氏宅院、同胞翰林牌坊等古建筑,基本上都是许氏家族所建。
古桥也是唐模的一大特色,十几座造型各异的石桥在檀干溪上依次排开,其中建于明代的双孔廊桥——高阳桥最令人流连忘返。该桥是古徽州地区仅存的几座廊桥之一,由唐模的许氏先祖所建,因许氏来自河南高阳郡,故得名“高阳桥”,这里也是欣赏古村水街风景的最佳地点。
与宏村、西递等著名徽州古村相比,唐模村虽然也有商业化,但依然保持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始模样。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在这里仍能品味到徽州的风土人情和城市间难寻的惬意与安宁,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1.本站内容多来自于网络及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网络文章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即将迎来直播
2022-01-20 17:22
-
河北低调小县城
2022-01-19 14:47
-
运输1.1万吨钢铁,中国远赴北
2022-01-18 10:57
-
2022中国旅游 新需求激发新动
2022-01-12 1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