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最早开凿的洞窟,这里的飞天有着贴体长裙的形象,显出纤细的腰身和婀娜的身段,飞动的飘带像迎风而起,如流水般散开,这些飞天造型同云冈石窟晚期造像十分相似,都在凸显飞天自由自在地飞行的畅快之态。 龙门石窟中莲花洞南壁的飞天,是北...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最早开凿的洞窟,这里的飞天有着贴体长裙的形象,显出纤细的腰身和婀娜的身段,飞动的飘带像迎风而起,如流水般散开,这些飞天造型同云冈石窟晚期造像十分相似,都在凸显飞天自由自在地飞行的畅快之态。
龙门石窟中莲花洞南壁的飞天,是北魏时期龙门石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飞天形象,比起古阳洞中飞天的造型,这些飞天在服饰、身姿上趋于写实,飞天穿上了汉族女子的衣饰,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汉化倾向。
麦积山133窟第11号牌上飞天属于北魏晚期造像系统,其秀美的身姿和飘逸的服饰,与云冈晚期飞天造型比较接近,但是又有别于龙门石窟。
此外,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环境,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整体亦呈两种风格,浓郁的西域风与强烈的中原风并存,相较于以石雕为主的云冈石窟而言,敦煌莫高窟则以独特的壁画与泥塑艺术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与云冈飞天凝重而富有力感的风格相比,这里的飞天因传达艺术形式的媒介不同而显出纤细柔和很多。
地处北魏管辖区偏南隅的四川广元石窟,现留存有少数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虽数量不多,但是可以从仅有的一些实物遗迹中看出北魏晚期佛教造像艺术对此地飞天造像的影响。
这里飞天面相清秀,身形削瘦,衣饰和飘带以简洁流畅为主,表现出飞天俊逸快飞的样子。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飞天的形象多出现在背屏式造像碑的背光上,以线刻和浮雕为主,飞天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双肩经双肘将彩带托起,做出向上飞行的样子,身躯弯曲,双向而飞,极具和谐对称之美。
1.本站内容多来自于网络及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网络文章内容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